“回想自己有些手忙脚乱的申请季,有的时候会想如果早点开始规划或许会更从容一些。"
因此,这篇申请故事主要是围绕自身经历的一些反思来展开的。
背景信息:
Z同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国际政治经济)
GPA:3.6+
TOEFL: 110+
录取情况:
斯坦福大学--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cy
哥伦比亚大学---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宾夕法尼亚大学-- MS in Social Policy
康奈尔大学--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芝加哥大学--Master of Public Polic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ster of Arts
上图为斯坦福大学
关于专业选择
我本科学习的是语言专业,虽然从入学起就有研究生出国的念想,但当时对出国留学的专业选择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通过大一专业课中各细分领域入门课程的学习,开始认识到自己对一些领域的课程不太感兴趣,并在大一结束时根据自己选课和课外活动的偏好确定国际政治和经济作为细分专业方向。
虽然说研究生决定申请公共政策专业有些“随大流”的因素(因为身边经历类似的好多学长学姐选的是这个专业),但想想自己“任性随心”选的课和社团,以及实习中对职业道路的探索历程,又庆幸这这个选择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
不过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会希望自己能再早一些多和学姐学长、老师以及实习单位的同事们聊聊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
完美主义+拖延症患者
由于要命的拖延症和完美主义倾向,我在申请季里一直处于deadline fighter的状态,生活在时常自我否定的绝望和长期深夜写文书的煎熬中,每天对自己可能被“全聚德”的最坏情况充满焦虑。
但究其罪魁祸首是自己缺乏早期规划和对标化考试有些“轻敌”,导致周围同学都开始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我仍在杀鸡(GRE)宰托(TOEFL)。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自认为(或许是错觉…)英语基础是相当不错的,但反思我充满忐忑的刷标化经历,我认为标化考试需要有策略有计划的早准备。
我属于不是很擅长考试的类型,所以尽管可能英语底子不错,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由于缺乏对考试策略和技巧的针对性训练,分数一开始也总离理想的成绩差那么一点点。
如果我能尽早搜集学习各类机经并在大三暑假前就取得理想的标化考试成绩的话,申请季或许会少很多焦虑和挣扎。至于申请所需的其他“硬件”和“软件”,则需要更早的进行积累和准备。
毕竟虽然标化考试或许能几个月速成(哪怕“速成”也是需要提前刷考位的qaq),平时成绩、课外活动、实习等申请要素则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达到日积月累才能达成的质量。
因此,申请规划和准备一定要趁早才能在申请季中从容不迫。
我与金吉列留学-幸运的相遇
在申请季能遇到金吉列留学,我感到非常幸运。
首先,我想特别感谢金吉列留学的杜老师在面对我“令人窒息”的在“最后关头”刷标化考试时,仍一直鼓励关心我。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贯穿着整个申请季。
从学校项目选择、网申细节、学校导师的沟通对接,到申请季结束后的offer选择、签证办理等,她不仅对我有问必答,令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是,老师更会非常主动地提醒和关心我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和申请季心态的调整。
尽管我不是杜老师唯一需要负责的学生,但她对我申请情况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以及给予我的非常个性化的建议,却让我深刻感受到她对学生的负责、关心和热情。
其次,金吉列留学的老师师也对我的申请准备给予非常专业和及时的帮助。老师对该专业项目所期待学生应具有的特质和经历了如指掌,从而能在详细了解我的个人情况后,对我的优势劣势进行坦诚地分析,并对我所撰写的文书进行细致地建议和个性化修改。
尤其是老师从院校项目录取考量因素角度对我的申请文书所提出的修改建议,是我仅从申请者视角来撰写文书时较难考虑周全的。
而作为deadline fighter的我,也多亏有老师及时且高质量的多次文书修改建议,才能顺利按时提交申请文书。
最后-感恩
在申请季中能圆梦我感到十分幸运,也对一路上帮助支持我的长辈们和鼓励陪伴我的朋友们充满感恩!
希望这些在申请季中收获的教训和反思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对大学生活和出国申请进行规划。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