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日料有哪些Table Manners?
日料品种繁多,而每个地域、每种食物又都有自己的饮食礼仪,不能尽数。在此仅举几例,谨供参考~~
1、简餐店提供一次性木筷,不要来回摩擦筷子除木刺,否则会让店家误解为您在抱怨餐具质量不佳。
2、绝大多数日本菜都要求轻声细语,唯独拉面、荞麦面等面类,品尝时尽可能发出吸里呼噜的响声,表示吃得香。
3、对于寿司、天妇罗等对新鲜度要求极高的食物,尽量在上桌后第一时间品尝,不要光顾着拍照。店家会认为您错过了最佳品尝时间,根本不懂美食,也不尊重他的劳动,有些脾气大的老板甚至还可能下逐客令。
4、将山葵抹在鱼生的一面,然后用另一面蘸酱油,不要将山葵直接拌进酱油中,那样会导致山葵的清新消失殆尽。而且根据鱼料的区别调整山葵的分量,也是品尝刺身的要则之一。
5、吃寿司时,师傅会将山葵预先抹好,直接蘸酱油即可;有些考究的店家会连酱油都刷上。如果是星鳗等有酱汁的寿司,则无需另外蘸酱油。品尝握寿司时,需翻转寿司,以鱼料的一面蘸取酱油,用手和筷子皆可,不过用手会更易于操作。
6、在料亭品尝京料理、怀石料理时,不要只盯着盘中餐。因为您身边的山水园艺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日本园林艺术精华,而您用餐的餐具则可能是国宝级大师的杰作,说不定价值比一餐饭还高呢!在食物的味道之外,也懂得欣赏园艺、花道、陶具、瓷器、漆器等,或是理解食物中蕴含的禅机或诗意,一定会让主人对您刮目相看。
7、在关西吃炸串,只能满满地蘸一次酱汁。很好理解,酱汁是公用的,咬一口炸串又伸回去蘸酱,太不卫生了!
2.种
“种”就是除腌菜、黄瓜之外的全部寿司食材,以鱼类为主。
鉴别一家店的种是否足够新鲜,其实并不在于国内大家津津乐道的“三文鱼的颜色”。其实三文鱼肉色主要取决于品种,其颜色区别可以相当大。银鲑和白鲑的肉色,一个偏红,一个偏粉。而King Salmon和 Craft Salmon则分别偏橙色和黄色。不区别说品种,而仅说肉的颜色的话,只能理解为民科了。
真正体现“种”的鲜度,在于“银身鱼”。
银身鱼基本上是外皮银白色,没有鳞片,且身长在30cm以下的小型鱼类。这些鱼在料理时不会去掉皮,所以显现出“闪亮的银色”。
8、茶道太复杂,具体不作赘述(其实也不太懂……),作为老外只要知道怎么喝就好。主人在完成一整套XXXX流程后将茶碗端到您面前,您需要将茶碗分三次转动、每次转半圈,从而离开茶碗的正面,以示尊重;喝完后轻拭嘴角,再以同样的方法将茶碗转回原位。当然,最后还要礼貌地向主人称赞茶很好喝,并感谢招待。
9、不要盲目相信昂贵的食材,日料非常讲究时令,应季甚至应旬的食物永远拥有最高的地位,相反反季食物是外行的作为,有节操的店甚至根本就不会卖。所以如果吃寿司时店家不给金枪鱼而给秋刀鱼、或者吃怀石时店家不给松茸而给竹笋,可不要认为是店家偷工减料哦!
10、在寿司店用餐,坐下后店家会给一条滚烫的热毛巾给客人擦手擦脸,每贯寿司间会有姜片来清除口中的余味。有一说认为青瓜卷由于时常作为最后一道上菜,因此在过去被视为”您可以买单了“的委婉说法。事实上青瓜和干瓢、芽葱等口味清淡的寿司都可作为最后一道,所以如果店家端上青瓜卷,可不要认为店家在暗示什么哦~
如何判断一枚寿司的优劣?
最简单的一点:鲜度,就是命!
区别寿司的优劣其实很简单,但我还是得强调一下,对于“寿司是什么”,大家的答案都不完整。寿司的一餐,分为五部分:
1.舍利
2.种
3.泪
4.紫
5.Gari
只有这五部分都精益求精,寿司才能值到2万元一餐。而无论哪一部分稍逊,价格便千差万别。
1.舍利
舍利是寿司店中对醋饭的代称,语源是梵语的“米”。醋饭的制作应当使用昆布出汁,让蒸好的米饭有昆布的鲜味。在温度下降到7成时,混入米醋(透明的)、砂糖、盐,迅速搅匀。好的醋饭,不能沾手,也不能硬的像我国日料店中的那样(90%应验),闻起来有淡酸味,吃起来有淡甜味,但绝对要保持纯白。有颜色的醋饭,一般是由于在煮熟之后才添加出汁,或者使用调好的“寿司醋”的缘故。
3.泪
泪是Wasabi(好吧,是山葵,我一直以为辣根和山葵是一种东西…)的代称。一般来说,不同等级的寿司店会提供你两种不同的wasabi:“普通wasabi” 和 “生wasabi”。(Wasabi和芥末是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为了以示区别,我这里不说“芥末”。)
普通wasabi基本上是色素+食用香精+其他材料做出的“合成wasabi”,特点是在酱油或水里不会迅速溶解开,而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漂浮。很遗憾,这种东西在我国很常见。日本的话,只有超市寿司会配这种东西。
4. 紫
紫即是酱油。
酱油使用酿造酱油是基础中的基础。讲究品质的寿司店,会将淡口酱油和浓口酱油(相当于我国的头抽和老抽)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再呈给顾客。
而更好一些的寿司店,会给酱油中添加昆布出汁,甚至是鲣鱼干,煮开后再过滤,制成“熟酱油”。
更讲究一些的寿司店,会有自己的酱油配方,在酿造环节便开始调节酱香味、盐度、鲜度、着色力。
还有更讲究的么?
有。就是不用酱油的寿司店。
这种店会根据每种食材的味道,甚至是不同季节的味道,来配出各种各样的“盐”。简单的,有海苔盐,柚子盐,胡椒盐,紫苏盐。更复杂的,则是名字都叫不出来的粉末。每每你向师傅点寿司的时候,师傅会用手抓起一撮相配的盐洒在你面前,然后送上2-3握便完成的寿司。
而吃这种寿司,是绝对不能用筷子的。一定要拇指、食指、中指捏起寿司,反过来用有“种”的那面粘上盐,用舌头直接贴到“种”上,慢慢品味盐味、肉汁和饭粒在口中缓慢融合直至达到平衡的过程。
5. Gari
Gari,就是店里放在你面前那个小盒子里,一片片的腌姜。
腌姜的作用是什么?解闷?解馋?防止胃寒?增加味觉?都不是。
腌姜的作用在于,每次更换食材,或是改变吃法(沾盐、沾酱油、火烧Aburi、洒拧檬汁)时,“重置”你的味蕾,以免让上一次味道的回味,影响到下一次的品尝。
所以规矩上,是要每吃一枚寿司就要吃些腌姜的。
在一般的寿司店或是回转寿司店里,腌姜一般是不着色的。淡黄色的腌姜泡在汁液里,随你取用。味道酸酸甜甜,有少许姜的辣味,算是可口。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