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香港优才计划配额倍增至4000名!
10月6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内第五份,也是本届特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
施政报告中指出为了培育人才和青年发展,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在香港人才清单新增专业,并扩阔原有专业的领域,以吸纳高质素人才,把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延长两年,以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施政报告有哪些亮点。
#1
“优才计划”名额增加到4000个
政府在去年宣布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2 000个,以扩充香港人才库。措施成效显著,去年已有超过1 700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才获发配额。当局决定进一步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 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2
人才清单类型增加
政府2018年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单。刚完成检讨,决定新增“资产管理合规专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财经专才”专业,并扩阔部分原有专业的领域,涵盖“医疗及健康护理科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专才,以及优化法律及争议解决专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来重点发展金融、创科、文化艺术和争议解决服务的政策方向。此外,会透过海外经贸办和内地办事处的网络,协助相关政策局吸引人才来港工作。
#3
金融服务人才
香港作为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国际金融中心,需大量金融服务业人员。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会与教育局和劳福局研究,为金融科技行业在资历架构下建立专业资历基准,让雇主及从业员有更清晰及认可的专业发展阶梯,并同时把更多金融相关课程纳入“持续进修基金”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这行业。
#4
法律人才
为吸引及留住顶尖法律人才,律政司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宽解决国际商业纠纷的资历要求、厘清业务交易律师相关证明文件要求等。另外,律政司会恒常化自去年6月推出的先导计划,为短期来港参与仲裁程序的合资格非香港居民以访客身份入境,无须事先取得工作签证,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5
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
为推进大湾区双向人才流动,以及积极回应国际商会对便利非中国籍港人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期盼,已向中央提出具体建议。获悉相关部委将积极考虑促进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特别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的有关安排,并为此同意于本年底与特区政府进行工作会商,这将有助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户香港。
政府还将努力吸引金融服务、法律、知识产权、研究、航空及艺术文化人才,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一方面,建立更有效的渠道,聆听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心声,务求更适切地满足他们对学业、事业、房屋、向上流动、发展潜能等不同范畴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更须注重培育青年正向思维的工作,让他们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理想,愿意为国家、为香港未来奋斗的新一代。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