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报名年龄一般无上限
日本的大学院在入学的年龄上一般没有预设上限,除了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外,多数校系、研究科也欢迎在职人士再回流接受进修。但可能会有下限,即年龄满足22或以上。
②没有本科文凭也可以报考日本大学院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大学院还可以接受专科毕业生。虽然日本的大学院的入学条件规定要有16年以上的正规学历,但同时也规定“如果被认为有相当于16年正规学历毕业的水平的话”也可以报考大学院。当然这通常会经过学校教务的资格审查。
而除了学校的资格审查,决定是否有“相当于16年正规学历的水平”的关键人物通常是你选择的导师。也就是说只要导师认可你,他说你有水平的话,即使没有中国的大学本科文凭,也可以直接升入日本的大学院,而不需要再重新上大学。
③“研究生”制度
在日本的大学院学制规定中,只有“院生”身份是可以修得学分,并可于课程修了后取得学位,而“研究生”、“科目履修生”等虽然也可以跟随导师和其他正是的院生一起上课,但是学习完毕并不能取得任何的学历和学位。
但是“研究生”身份也同样可以获得一年的留学生签证,而且跟随导师学习一年,对导师和研究方向有了深入了解后再报考该导师的正式院生的话,被录取的机会必然会大大的增加,只要在这一年中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可以说是机会百分百。
尤其是上面提到过的专科生想进入日本的大学院的话,一般都会被建议先以“研究生”身份学习,花半年至或一年的时间作准备,之后再参加正式的大学院入学考试。更多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发的日志。
④只要指导教授同意,进大学院事半功倍
在日本,基于尊重学术研究者的前提,多数大学会赋予指导教授很高的决定权。其中也包括了在招收院生时的录取优先权。
留学生申请大学院的时,虽然必须经过各类的考试,但是指导教授的意见常常可以左右结果。在日本报考大学院,通常报考时就先指定指导教授,如果能和教授取得联络,获得教授对你的能力和研究热情地认可,就算是已经成功了一半。
⑤跨专业报考须付出更多努力
日本大学院的招生简章上大多并未规定必须是与所报考的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系毕业,因此跨专业报考不是不可能。
不过,前提自然是必须事先已经对相关研究主题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提出具体的研究计划书,让教授能够相信,即使你大学时不是学的相关专业,但是你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眼光来完成这一领域内的研究任务。
而且入学后,教授也可能会要求先进入该大学学部的相关院系内修学分或旁听,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其实对跨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最好还是先作为“研究生”进行过渡,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语言或其他,夯实好基础对未来修士研究更有利。
⑥原则上一年二次报考机会
多数大学院会再在每年6~8月开始发放招生简章,考季最早从8月开始举行,时间最长延续到隔年3月,这是因为部分学校实施二次招生的缘故。第一次招生时间原则上在8月~10月间,称为“秋季考试”,第二次招生时间原则上自入学当年的1月~3月,称为“春季考试”。
不论是参加秋季或春季考试,入学时间通常都是在4月,也有少数的大学有10月入学,两年后的10月毕业的课程,但是10月毕业的话,找工作时有诸多不便,所以并不多见。
秋季考试的结果通常在年底以前就会放榜,因此,在安排报考学校的时候,就可以事先留意哪些学校有设置二次招生的规定。这样,除了增加考试的机会外,也可以降低万一秋季考试不幸落榜时的风险,秋试不成,可以在参加同校或他校的春试。
不过,有些学校会视第一次招生的结果,来决定第二次招生是否要举行,或者做名额上的调整。
⑦修士考试出愿时间
修士考试最核心部分就是出愿和备考。做好这两件事,才能自信满满地去参加考试。在这里,要注意的两个时间节点就是出愿时间和考试时间。上面所述是考试时间,一般考试时间的前2月是出愿时间。
出愿也就是提交愿书,换句话说就是报名参加修士的考试。一般是在12月份或1月份报名参加上述春季考试。比如大阪大学的人间科学研究科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出愿时间比较提前,像神户大学的人间发达环境研究科,每年只有一次修士考试,并且出愿时间在8月,考试在9月,这也就意味着,这里的同学开始读研究生之前就要先赴日参加修士考试。
而且,有一些研究科下设的不同专业,彼此之间出愿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同学们要事先在学校的研究科主页上查好自己的出愿和考试时间。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各个学校专业出愿时间的不同,能让同学们多几个选择,如果考试不理想或者学校不满意,还可以去参加其他学校的考试。但要注意一点是,每次出愿是要花费3万日元的报名费用的。
⑧修士考试出愿材料
每个学校可能会有些出入,这里说大概的。
1)入学愿书、写真票和受验票,后者也就是准考证,这些学校都有固定的用纸,拿到教授的签字盖章,填好提交就可以了。
2)检定料也就是考试报名费,3万日元,要在银行柜台缴纳,然后把收据条贴在学校指定的用纸上。
3)毕业证明和成绩单,要在国内的大学开具好,带到日本去。有一些学科还会要求具体的语言成绩证书。
4)也是最重要的,研究计划书。注意它不等同于我们拿到内诺时使用的研究计划书,因为到了日本之后,教授一般会指导你对研究计划书进行修改,来写出一份学术上更严谨的修士期间的研究计划。这份研究计划书不只用于出愿,也用于修士考试的面试环节,并且与你整个两年修士学习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写。
5)照片、信封、护照等,是比较细节的东西,具体按学校要求准备就好。
6)有的研究科会要求学生提交大学毕业论文,以及母校的一个大概介绍。学校介绍不用在学校开具,只要在学校的主页上找到英文介绍,自行打印就可以。当然,根据学校和研究科的不同,可能还会需要提交其他细节性的材料,这个要参照各自的出愿要项。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