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
14.消费鄙视链很单一,只有伦敦和非伦敦两个等级。
15.在伦敦,名媛气息远高于北美留学生。穿搭是一方面,经常出去玩是一方面,主因是英国留学圈大环境上不接受“无名媛气息”的留学生,如果你穿的土土的又不爱打扮自己,基本上就是uk链底端的存在。
16.打车容易被宰,开uber的司机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人没别的,看见亚洲面孔,第一句话会说“chinese, we are friends”,态度极为热情,甚至会勾肩搭背,像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17.去唐人街吃一次煎饼是伦敦留学生的生活仪式感。
18.衣服太大,连最小码都架不起来,导致一些女生只能在童装区找衣服、买童鞋。
19.邮箱里会收到一大堆selfridges和harrods的消费券,当然下一次买的时候会再次忘记使用,不仅连导购都是中国人,而且也不差这个钱。
20.有时也会做代购,但只买自己喜欢的奢侈品,并不急求对方赶紧还钱,更像是“和朋友分享我喜欢的东西”。
21.做代购的品类很单一,除了burberry、alexander mcqueen、paul smith之外没别的,进口税太高,想在英国买iphone贪便宜的人可以歇歇了。
22.刚到英国的时候,每次消费都会自动乘9,老一辈的还会自动乘15,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回国后反倒会感觉哪儿哪儿都便宜,上淘宝感觉买东西不要钱。
23.伦敦外的生活无趣又乏味。虽然身处伯明翰、曼城、爱丁堡、利物浦,经常安慰自己“好歹也是英国第二大城市”(据说英国有5个“第二大城市”),实则英国人对“城市”二字误解太深,伦敦与“第二大城市”的区别,比上海与鹤岗的区别还大。
24.拍了一张乡村牛羊照,发到朋友圈,被点赞“乡村生活真美好”后,不敢说这就是自己宿舍窗户外拍的。
25.但消费还是一样的贵,3流华人k厅,3小时起步300磅,留学生是英国gdp重要来源。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