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里昂二大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一枚,在里昂生活过两年,在中国留学生如何快速融入法国学习环境方面有些小感悟。
在法国,每一项课程一般都会分为两类:大课﹙cours magistraux﹚ 和 小课﹙travaux dirigés﹚。“大课”注重讲解理论,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同学在台下记笔记。这种课一般会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一起上课。而与之相对的“小课”则体现“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课上有充分的展示所学、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这两种课分别上课和计学分,在学习方法上也有所区别。
对于“大课”,中国学生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课程讲解的速度。有的时候老师带着ppt讲解,一节课可以讲完一百多页的ppt。而有时,老师甚至不会放映ppt,仅仅靠“口述”传授大量知识。实际上,不论有没有ppt,在课后想要得到老师的教案都会十分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上学会快速、准确地记笔记。一般而言,用电脑记笔记的同学会多于用手写的同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如果不是对于手写速度极有自信,最好还是用电脑打字。其次,很多时候(尤其是初来的几个月)我们很难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全,更别说加以深化、理解。我自己在刚到法国上学的前几个月在上“大课”的时候尝试录音(在课程开始之前最好征得老师同意再进行),回家反复听几遍,这种方法对于刚到法国,需要适应“大课”节奏的我非常奏效,一般两个小时的课,回家还需要花两倍的时间才能把笔记记好。
但实际上,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很费时间。若是一周只有一堂“大课”还好,但实际上每周要上的“大课”至少有4节,长期采取“录音”的方法并不明智。其实对于记笔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我们俗称的“人多力量大”。一般每个专业的同学们都会在社交平台创建属于本年级本专业的群组,在上面除了共享学习信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共享笔记。千万不要觉得“看别人的笔记”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其实在法国,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互相借阅笔记,以免遗漏知识点。笔记的问题解决了,拿下“大课”自然不在话下。
和“大课”不同,对于“小课”,笔记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很多时候,一门小课就像是一次一整个学期研究性活动,同学们三五成群组小组,选题、准备,最后集中展示。在我上学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学生会经常选择和中国或其他外国留学生组成小组,这样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审核展示结果时会不自觉地适当“宽容”,但实际上,不论是对于自己法语能力的提升,还是自己与法国人打交道的能力方面都不是个好选择。攻克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打破“心理壁垒”。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尝试过和中国人一组,也尝试过和法国人,最后觉得其实法国人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冷”,只要你主动向他们表达入组意愿,他们还是很愿意接纳你的。毕竟,在研究一个课题的时候多一种“异国”思维很多时候更有可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或对我的文章进行评论、评论点赞、收藏,或者直接联我!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