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是一名口腔专业研究生时,在考虑读博还是就业的时候犹豫了好久。听师兄们说,刚工作的时候待遇是很低的,和社会上传的“牙医赚大钱”恰恰相反。但是读博的话得再投入好几年的时间,毕业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年近三十了,也不能保证博士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刚好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nbde(美国执业牙科医师资格考试)和美国牙医的收入、就业情况,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
对于国内口腔医学院的考生来说,我查到是有三条路。一是直接考执照,但是现在只有minnesota一个州允许这样;另外一个是学习一个advanced program,但是目前好像是有7个州允许执业,而且项目也比较limited。第三条路,也就是最多人走的一条路,就是dental school的international program,这个program毕业出来,即使没有绿卡,你也可以在全美47个州执业。而对于申请这个项目成为美国牙医,nbde考试是必然要通过一个门槛。
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资料后,考试报名资格我是符合的。那么,要明确首要目标是通过nbde 的part i和part ii的考试。下面是我在准备考试中的一点经验分享,我知道考试在变,因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即将要合并。但我仍然觉得这里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供你参考。
1. 时间安排
对于在校的我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加上之前考研积累的经验,让我感觉nbde并不会很难。但当我在备考的时候,发现有些知识点比较深奥难懂,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回顾学过的知识点,但我有时又觉得我更应该从头开始学习。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最后转向了求助曾经有过考试经验的师兄,指明道路。此外,我还报名参加了宏景 nbde 的考试培训班。对我来说,大量的教材和学习资料让我无从下手,申请考试的程序也并不简单,我觉得直接报班是节省时间的方法,不需要我自己去淘资料以及和各种机构打交道,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毕竟时间是最宝贵的。
说实话,在nbde第一部分考试前的几周,我挺担心的。我很担心自己无法通过。正如你可能想象的那样,学习是相当令人沮丧的。特别是因为我们同时有药理学课程,所以准备考试真的很困难。我在前两个月断断续续地学习,第三个月就参加了考试。当学期结束,离考试还有两周的时候,我每天学习6-8个小时。
2. 学习资料
其实,你可能已经知道所有教材资源,在很多信息方面都是足够了解的。(first aid, dental decks, mosby等﹚。报班后,宏景都会给你提供你需要的信息。接下来就取决于你如何备考。如果你是一个从使用教科书中获益的人,那么first aid 教材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更喜欢抽认卡的方法,dental decks 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从视频中学得更好,可以配合视频课程跟mosby来复习。
nbde第一部分的很多考试实际上都是简单的问题。你只需要做多些针对这类问题的有效练习就足够。对于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推荐你看看first aid q&a 这本书。
我看nbde教材推荐时,大多数人都说dental decks 是正确的选择。dental decks 肯定有你需要的一切,但太详细了。我复习了decks的解剖和生物化学部分,花了我很长时间,所以建议不需要很详细去学,它的本质就是抽认卡,更适合查漏补缺。
我认为宏景课程的视频已经足够了,另外,我特别推荐观看的微生物学视频。它包含了相当多的细节,但是它涵盖了您需要了解的关于该部分的所有内容。
对于dental来说,“300 facts” 非常棒,因为我认为它涵盖了考试中大约60-70%的dental问题。当然,也要从任何一个主要来源学习牙科概念,以确保你有其他30-40%的覆盖﹙first aid, mosby等等﹚。
一定要学习颞下颌关节和所有的韧带和解剖学,也要非常熟悉咬合。宏景课程有两个视频,分别是“picket fence”和“master occlusion in 5 minutes”,这两个视频都能很好地帮助你回答一些关于咬合的问题。
在我过了所有的教材之后,我做了kaplan qbank。不要担心你的正确率是多少﹙我的是60%左右﹚,只要从问题中学习,如果你有时间,可以不断做题,多做练习从来没有坏处。
就像我之前说的,人们总是告诉我练习题比实际考试简单得多。我不确定那是不是真的。我觉得实际考试的题目难度差不多。
3. 结合临床经验理解知识点
解剖学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比较难理解,因为我既没有学过mediotrusive 和laterotrusive 的内容,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视频解析。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当初临床实习中的实际案例的图片或视频能帮我逐步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针对part ii的建议:
考过nbde part i后,我就开始准备part ii的考试。我想part ii的考试可能对于已经执业几年的牙医来说会更容易一些,因为part ii的考试内容涉及很多临床方面的考点。虽然如此的,但由于中美的医疗体系不同,nbde的考试还是会不同的侧重点,如患者管理、区分保险类别和政策等,此外还有一些术语如upcoding, downcoding, bundling, 和 unbundling都曾令我疑惑不解。
在几个月紧张的备考过后,我终于踏上了考场。在漫长且焦急的等待中,一张pass的成绩单让我兴奋不已!nbde并非传说中那么遥不可及,也深刻的明白了付出终有回报的含义!在这个复习的过程中,也让我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了全新的调整。
通过nbde考试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着手准备考托福和申请dental school了,希望一切都顺利!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