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是一门学问,牵涉到社会学、科学、医学、法律等层面,企图从理论或实务层面提供生命或死亡的相关见解。
生死学的见解是与人类的社会文化脉络形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的,而在生死学的视野来看,人类的知识系统可粗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宗教、哲学、与科学,宗教解释人的生前死后,科学研究出生到死亡,哲学则在思想上贯串整个时空,其间的关系正是生死学涵盖的部分。由于大部分的学科都已经将生命的部分做出相当的研究,因此生死学探讨的议题,便有大部分的内容在探讨死亡,有时候狭义的说法会将生死学与死亡学画上等号。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死亡”是极不吉利的话题,对这一话题极度避讳,甚至谈之色变。但这样消极的回避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其实不然,从小到大,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很多人对“生死”其实是迷茫的。笔者曾经也是迷茫者之一,时常陷在困惑的思绪里百思不得其解。当内心的疑问无处言说时,有的人选择将死亡的疑问埋在心底,有的人则通过其他渠道求解。如胡宜安教授所说,如今学生更多地选择从一些亚文化,或者所谓的流行歌曲中,寻求生死问题的答案。然而通过这样不系统的认知渠道,学生很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误导,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生死观。
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生死学的影响下,日本开展起该研究,至今已有40余年的成果积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数东京大学卓越研究基地生死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2008年编纂的五卷本《生死学》 ,以及日本临床生死学会編纂的教材《临床死生学》这两套书。这两套书代表了日本生死学的两个研究视角,即自然科学视角的临床生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的生死观研究。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中国香港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